【成長】
弟:今年學測我們學校最高分跟哥哥一樣。
我:是喔。
弟:我原本以為要聰明才能考這種分。
我:?
弟:因為哥哥很聰明!沒想到努力就可以。
我:哥哥應該有聰明,但考出這樣成績是因為努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只有聰明,沒辦法做到任何事;只要努力,可以做到大部分的事。
一直以來,我想告訴弟弟這個道理。
在弟弟成長過程中,一直在哥哥光環下。年幼時,年齡差距讓他只能仰視哥哥,到了學齡,哥哥先行二年,他只能在後面追趕,一路下來,造成他對哥哥的印象是聰明難以企及,反倒忽略了哥哥對任何目標所投注的努力。
在小學中年級後,弟弟跟鋼琴老師討論,他不彈哥哥的舊樂譜,他想要彈自己喜歡的樂譜,鋼琴老師支持他,這是他第一次走到與哥哥分歧的叉路。
國三時,填寫志願意向,哥哥問他為何不想當他學弟?弟弟說,要去看不同風景。之後,他選擇了與哥哥完全不同風格的高中,快快樂樂去當高中生。
即使如此,自幼環繞著弟弟的問題,在他心中依然沒有解決,但他開始改變角度思考。因為有這樣的契機,所以我才能跟他談起聰明與努力之間的關係。
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與聰明,要讓自己閃閃發光,就是在自己的優勢上努力,而不是去艷羨他人長處與努力成果。
看著孩子的成長,有很多驚奇與樂趣。尤其在"自信"變化的觀察,表面的、深層心理面的交織著不同程度的複雜,常常不是眼見耳聽就能為憑。
我並不期待弟弟因為理解努力重要,用以提升成績。而是透過先天(聰明)後天(努力)的論辯,強化"自信的建立"。目標達成的方法很多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達標即可,當自己有信心可以做到時,就算要花很多時間,轉再多彎,都會達到,有了這樣的態度,人生路上的任何事都不會是難事,這才是我深刻期待他能擁有的。
在老王賣瓜的心態加持下,我覺得弟弟是非常棒的孩子,他可以開始思考這個問題,代表了成長,是否也代表著更好的改變就在前方?
*兩兄弟小學時設計桌遊。從小在設計遊戲這個部分,哥哥望塵莫及,只能追隨弟弟啊!